原文作者 Dave Grover 為一名美國產品設計師,從舊金山造訪中國,進入騰訊擔任通訊 app 微信 WeChat 產品經理,為了入境隨俗,一律使用中國出產的 app,因而寫下這篇比較中、美設計風格差異的長篇文章〈Chinese Mobile App UI Trends〉。

今年夏天,我收拾好所有行李,從舊金山搬到了廣州工作。記不清是因為怎樣的機緣巧合,我成為了微信 Wechat (一款紅遍中國的 app)的產品經理。

搬到一個新國家意味著要學習適應很多不同的事情:講一門語言、飲食、購物、出行。幾個月後,我驚訝地發現我已經開始習慣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我的數位生活中。我將我所有的 app 替換成中國本土的 app ,一方面原因是出自我對科技產業的濃厚興趣,另一方面則是我想盡可能的「入鄉隨俗」。從那時起,我也開始適應這裡的生活。

有一天,出於好玩的心態,我開始在我的筆電創立一個列表,記錄這裡的 app 和那些我在美國已用慣的 app 之間的不同。當我完成時,我驚訝地發現那個列表已經長到可以寫一篇文章了。

6. 行動支付

在中國,線上支付由於與中國國內銀行合作,導致線上支付在中國的起步並不容易。在這裡並不是簡單地填寫完信用卡號碼就好了,而是要求使用者在有30多家銀行的列表中選擇,之後綁定自己的帳戶。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特點,網站想要支援所有的銀行就變得很複雜了。所以很快財付通和支付寶之類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才會這麼快就被廣泛接受。

單點登錄行動支付(Single-sign-on Mobile Payments)

現在許多的手機 app 可以與你的銀行帳戶和其他 app 進行綁定,來免去使用多個 app 時繁瑣的操作過程。

我在美國有這樣的一次體會,也是我唯一一次使用 Venmo 來支付旅館預約。當時我被困在機場,Venmo 內有這麽一個選項可以讓我直接完成預約,而不是再通過其他 app 程序進行預訂、重新輸入我的信用卡訊息。

但是在這裡,這個功能自然不用多說。關鍵的區別在於使用者不必下載單獨下載一些奇怪的錢包或支付類 app 。

每個 App 內都有一個錢包

圍繞支付這項功能的介面通常被稱為「錢包(Wallet)」,此外介面中還有其他功能:

1) 當你在其他 app 內消費時,自然而然就會去想到「錢包」。(例如需要在團購 app 中購買優惠卷時)

2) 在現實生活中消費,通過掃描 QR 碼來完成支付。同樣你也可以在手機上生成一個 QR 碼,讓他人掃描完成支付(這種方式挺方便的)。

3) 給朋友發紅包。

4) 為服務買單。比如大多數 app 會提供購買機票、彩卷、電影票,類似 Uber 的計程車服務。還可以為手機加值和支付你的水電費。騰訊的 app 還能夠在京東(騰訊電子商務合作夥伴)上購買 Q 幣進行消費。

大多數 app 在設計錢包時都會採取類似的三欄式格局和五顏六色的圖標來對功能進行集合。即使我的銀行類 App 也是類似的介面,讓介面保持平衡。

別擔心,我有一個盾牌!

任何接觸到錢的 app 都要讓使用者相信自己交易的安全性,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安全中心」的頁面,它的圖標採用了一個巨大的盾牌圖案。當然,美國的購物網站也做了同樣的事情,直到2000年初(還記得「Hacker Safe」嗎?),到了今天,這樣的承諾似乎有點讓人無法安心。

也有一些受歡迎的 app 以某種方式提高你手機的運作速度和容量,讓他更安全,他們讓人想起了 Windows XP 中那些惡意軟體。當然,這類 app 在手機上基本是沒有什麽用處的,但是看起來就安心——因為有塊巨大的盾牌啊。

7. 定位、定位、定位

app 從來都不會不好意思問是不是可以定位你的所在位置,他們常常通過各種方式來讓你使用它,無論是介面中出現會自動填寫「選擇你的城市」下拉目錄還是天氣功能。

許多 app 也會將你與附近的陌生人連起來,其實這並沒有那麽可怕。在美國有 Highlight 和 Skout 這類 app ,但他們從未成功地像在這裡一樣成為主流受到廣泛接受。這可能是由於不同的文化或者人口密度以及都市化程度造成的,但是它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可以廣泛的推行。

定位有專攻

陌陌(momo),這個 App 很明確的是為了滿足人們這一需求,每個月有超過 6000 萬的活躍使用者,並且現在陌陌公司已經提交了上市申請。它可以滿足你尋找附近的陌生人通過聊天、互動來認識對方。類似的 app 還有微聚、比鄰等等。

內建日常 app 功能

除了那些流行的獨立 app ,更加吸引人的是每個常用的軟體中,都內置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功能。

Wechat 和 QQ,作為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工具,其中「附近的人」功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列表向你展示附近的人,也經常讓你看到他們上傳的新照片。

(註:隨著大量帳號被用來推銷商品,微信也開始有點垃圾消息的問題。但有時這種消息又真能滿足某些人的需要。那些不會單獨安裝一款購物軟體的老百姓確實會時不時查看「附近的人」,特別是當他們閒得無聊的時候。)

微博與 Twitter 不太一樣,它允許使用者查看附近的人發送的微博以及熱門的使用者和使用者群。而各大音樂、電影和電視 app 甚至會告訴你附近的人正在聽什麽和看什麽。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百度地圖的「熱門地點」功能,伺服器通過收集所有使用者的數據來反應當前各區域的人口密度。

我想,如果美國那些流行的 app 添加上這些功能,即使已經是經過千百次推敲打磨之後再加入。那麽也會馬上成為晚間新聞的頭條,而且在部落格圈上被一些組織和其他使用者謾罵(太沒隱私了啊!)。

8. 一切皆可下載

每一個 app 都允許你下載內容之後離線使用。包括音樂 app (QQ 音樂、多米音樂、百度音樂等)和影音 app (愛奇藝、PPTV、騰訊影音、百度影音等)。你可以在地鐵上看到許多人利用上下班的時間用自己的手機在追劇或看節目,這是我在美國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可能是因為在這裡使用者們下載節目的能力吧。

專業的新聞類 App,你可以下載數以百計的新聞內容後再閱讀。同樣,地圖類 App 也提供了離線地圖包允許你離線使用。甚至翻譯類 App 像百度翻譯和有道詞典也開始提供離線數據包(但很粗糙),讓使用者離線也可以翻譯文字內容。

許多 app 會大量宣傳自己可以離線使用。當你下載電影或歌曲時,通常會為你提供內容質量的選擇,並告訴你將會使用多少的容量,數據單位會精確到KB,假設在美國會直接顯示下載進度,甚至完全忽略它。很多時候 app 還會為你提供裝置容量的總使用情況。

9. 關於朋友圈(Moment)

有必要從幾個方面來著重分析微信的「朋友圈(Moment)」功能。

乍看之下,感覺就像是誰匆匆山寨了 Facebook 的動態牆,又糊上了 Picassa 的圖標。但使用之後,我才驚奇地發現其獨創性和顛覆性。實際上,它和 Facebook 的動態牆不同。

– 沒有篩選 — 每個朋友的每個動態都會出現,沒有過濾和重排,如果你討厭誰,你可以封鎖他,沒有中間選項。

– 更加親密 —當你在別人的貼文下面按讚或留言時,只有貼文者和你們共同的朋友可以看到,而不是雙方的所有朋友,像 Facebook 那樣。這意味著只有發布者本人才知道總共有多少人按了讚或發表了評論。這就減少了使用者參與互動的顧慮。

– 沒有企業/新聞 — 當你關注一個企業或新聞網站的官方帳號時,他們的動態將會在一個單獨的地方出現,而不是混在你的所有消息中。雖然一個人可以重覆轉發官方帳號的內容到朋友圈,但也是需要耗費一些功夫的。

– 沒有自動發送 — 第三方軟體可以推送消息到朋友圈,但每一次操作都需要人為點擊分享,選擇轉發微信,手工確認發送。

– 沒有遊戲 — 騰訊通過 Zynga 那種社交遊戲不知賺了多少錢。然而,他們很聰明地把這些遊戲放進了微信的「遊戲中心」裡,以免喧賓奪主。

– 沒有濾鏡 — 雖然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可以有很多種,但設計理念是以照片為主。朋友圈沒有提供 Instagram 裡的那種濾鏡,目的是為了讓消息的發布更加快速、即興、原汁原味。

有了這些設計決策,以及它與 QQ 的無縫接軌,人們很快迷上了更新朋友圈。從發消息轉到朋友圈,再到評論和互動,再回到發消息,成為人們每天重覆無數次,駕輕就熟的動作。

10. 雜記

超愛使用輔助功能(Assistive Touch)

我見過大概有一半的 iPhone 使用者都開啟了Assistive Touch功能。這是一個一直懸浮在螢幕上方的按鈕。這種按鈕雖然有點煩人,但它模仿了實際的「Home」鍵,還提供了手勢操作,方便了那些由於肢體損傷而無法正常使用觸控螢幕的人。

沒有人能準確告訴我,為什麽一個雙手完好運動神經健全的人要開啟這樣一個奇怪的設置。有人說是為了保護手機實體鍵不被用壞,也有人說只是為了無聊的時候有東西擺弄。

誇張的卡通形象

我見到過很多誇張的卡通形象,經常在下載和程式出錯時出現。

汙染狀況查詢

一些 app 附帶了本地汙染狀況的查詢功能。

跳出式全螢幕廣告

有不少 Apps 在每次啟動時都會先打開一個全螢幕的廣告。無需等候加載,他們通常都在後台預先加載好了,或者甚至是內建到 app 裡的。有的廣告是有關 app 中的付費內容或商品,也有的是關於一些特殊活動或促銷。但也有很多與 app 毫不相干,就如同你在廣告看版或地鐵裡看到的那些廣告一樣。

好多 app 都推出了多款主題,更換主題功能在中國甚為流行。而在美國我幾乎想不到有那款iOS app 有這功能的。

Android ROMs

在一個 Google 被禁用的地方,人們只能從 Nexus 裝置中獲得「被凈化的」、「打過折」的Google 體驗,而原始作業系統的佔有率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慘不忍睹。為了填補這片空白,一些 Android 系統的替代品出現了,包括小米的 MiUI,阿里巴巴的Yun OS,和 Smartisan。

它們都是精心設計的,包含了獨特的設計理念,但我還沒來得及用我的 Android 裝置一一試過(也許這就是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我真心推薦觀看 Smartisan 的發表會(有英文字幕版),哪怕就當娛樂一下也行。

感謝Ray, Andrew, Alex from AppSocial.ly, Zach Xiong, Andrew Badr為此文的修訂工作所做的努力。

資料來源:ui.cn

分享本文 | Share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