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審美和社交功能的閱讀應用—實體書

紐約時報網站前設計總監Khoi Vinh曾這樣講述實體書的場景效應:一次度假中,他買了一本George RR Martin 的“A Game of Thrones”,為的是在海灘上閱讀,“無需擔心書在太陽下過度發熱或者在水裡發生短路”,書放在卡克口袋裡,但是會露出一部分。“由於暢銷書的群體性。有些人看到了它,或者看見我在地鐵上閱讀它,他們開始和我友好的交流。如果我在手機上讀書,這樣的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因為那本書除了我別人都看不見。”

這並不足以使人放棄電子書,但是Khoi Vihn 很喜歡這種感覺。他認為這種體驗是電子書很難複製的。帶著你閱讀的任何書籍,然後以開放的肢體語言歡迎陌生人的短暫閒聊。這種無需註冊、登陸、前後台驗證的人際體驗幾乎是難以複製的。

作為日常美學的樣本,實體書一定程度上是視覺語言的公開展示,強調認識性和對象化,當你拿著實體書外出的時候,別人借助這一載體推測你的趣味、偏好、知識圖譜,決定是否要與你有進一步的交往。這樣一來,媒介架接了在場的主、客體關係,天然能夠釋放信號的實體書為“面對面”的交流提供了無限可能,同時,閱讀者通過想像某個他者的凝視來使自身作為觀看主體得以實現。

全身心浸入閱讀的儀式感:注意力和品味的區隔

總結起來,實體書具備特有的閱讀方式和物理特性:優雅平和的載體;內容承載的有限性;由書頁、裝楨、排版等可感要素組成的高辨識度;深度參與的身體經驗、讓人專注的漸進式閱讀(閱讀紙質書意味著你幾乎不能同時兼顧任何其他事項)。

一方面,實體書的組成元素—形狀、設計、甚至哲學都帶有空間和價值隱喻。書籍的一切視覺元素都可以成為內容的一部分,它們與內容的高度融合才能使這本書獨一無二,無法複製。所以書籍的開本、頁面、頁邊、頁縫、翻閱方式、厚度、紙張、印刷方式、裝訂方式等等,都可以補充甚至提升內容的觀感。如果選擇了合適的裝訂、實際大小、紙張紋理、書籍切口設計和行間距、頁邊距,讀者和文本的紐帶會得到加強;選擇不當,它就會變成橫亙在讀者和文本之間的楔子。

而電子書顯然缺少這種視覺或者觸覺上的原始衝擊,Kindle的界面很難讓你想起這些龐大的數字圖書館:充其量,我們每次打開Kindle能看到一堆的書名,都是些高深莫測的小書封面。你需要費時費力的來回點擊—為了靈感或引用什麼的,但是,在紙質書圖書館,就不要這麼費勁。書就在那,那麼明顯的在那。

另一方面,閱讀實體書是審美生活化、觸電儀式化的身體經驗,我們會挺直腰背,眼睛與書保持一定距離,這也給自己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要認真對待這件事,有的書籍甚至需要兩隻手捧讀。購買後的書將會進入例行的命運:被閱讀、勾畫重點、頁腳捲起、封面磨損,最重要的是,讀者可能會一讀再讀。書和讀者之間的相處和對峙很可能需要以月和年來計量。而由於亞馬遜產業生態系統使得買書成了一鍵點擊的行為,你很容易忘了自己買了本書,電子書與讀者相遇的場景往往是在候機大廳或是旅途間隙,其中的關係大概只能維持數小時。

在建構和傳遞內容上,實體書既有可貴的儀式感與封閉性,又有編輯和設計上的開放性。可讀性強、印刷格式優雅的書籍會影響我們往後邂逅其他資訊性容器、媒介的品鑑和打開方式。

經濟學中有一條定理:一旦某樣東西變得免費,變得無所不在,那麼它的經濟地位就會突然反轉。比如以前電是奢侈品,窮人都使用蠟燭,可現在電力無處不在,燭光晚餐才是奢侈品。以往我們對實體書的擔心大部分來自於“從小習慣螢幕閱讀的年輕人長大”,然而從小就接觸數位和拷貝的我們,不是照樣把膠片和唱片看得優雅?

當每一個人都在披星戴月、山水兼程地對著紛至沓來的國政大事和娛樂八卦品頭論足,好像自己不寫兩筆或者吼上一嗓子都覺得不好意思時,強調高沉澱、弱交互的紙質書反而會帶來更強的價值感。

數位閱讀生態:平坦暢達背後的“部落化格局”

人們總是習慣批評當下,而且不僅批評跟自己有關的東西,往往還要上升到時代的高度,憶古諷今幾乎成了一種時尚。近幾年來,網路上開始有很多關於“人類已經不再閱讀”之類的作品,比如描寫公眾場合的低頭族。這類作品通常都帶著某種優越感。在Facebook、Tumblr首頁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你一定多少看過一些,插畫、漫畫、短片、文章、攝影等等。要是你不攔著我,我可以一直這麼說下去。看上去目前人們把大部分時間消耗在行動設備上,然而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算上社群、官方粉絲團、部落格、Kindle和各式閱讀應用,我們投入在閱讀上的時間,可能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都多。

而所謂出版產業的典範轉移,簡單來說是讀者發現,行動網路的環境解決了許多過去他們只能仰賴紙產品的需求,於是他們在部分場景中離開了紙張。從這部分讀者需求來看,出版產業並未衰退,它化身、分散到基於數據的內容聚合平台、高科技公司,變成社群、UGC 網站或者是手機應用。非虛構體驗、旅遊指南、食譜分享、寵物問答、健康新知,乃至通俗小說等內容全部化身為服務。

即時閱讀和網站迅速更新蘊含的價值,當然並不限於讀者在線上找到了更全面、更便捷、也更便宜的解決方案。除了接觸的資訊內容和渠道增加,更重要的是被動的“受眾”變成了主動的“資訊編輯廠”,網路所建構的資訊空間具有的優勢可以主要概述為三個方面:

首先,是“便利性”和“通達性”,數位網路終結了地理的限制,造就大規模的全球“時空壓縮” (time-space compression),從而重新組織了社會關係結構和日常生活節奏。另一個方面是平等性,它以不同的形式顛覆了主體實在的確定性身份,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真實空間中存在的“核心與邊緣”的區隔。第三個方面是“公共性”,我們一邊閱讀、一遍做筆記,每一處筆記、每一條劃線都為讀者知識構成的巨大點陣—某一天,它們會以優美、有趣抑或其他讓人動容的其他方式體現出來—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然而,回到對讀書人口、產業體質等結構面的思考,哪怕是在權力關係和資訊序列的再造與生成上,我們對電子書的信心也正開始底氣不足。電子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將社會人群鮮明地劃分為兩派:互動人口和被動人口,前者參與創新資訊,後者則被動接受資訊。它的核心是將知識組織並發布的能力,此時,對訊息的佔據和獲得代表了一種權力,而社會網絡中,不同的位置又對應著訊息可達性分佈的差異,網絡的集中程度、關係強度和更為具體的關係內容又影響了人們運用資訊搜尋和過濾機制的熟悉程度,在這一意義上,網路所對應的虛擬訊息空間也並非意味著自由、平等和階層差異的縮小,而更接近於一種有著特定評判標準的分層體系和身份制度。

在出版行業,儘管網路技術確實嚴重地破壞了現代主義的空間邏輯,但並非完全拋棄了這種邏輯,現代數位出版堆棧(stacks)大多是封閉的。讀者購買了亞馬遜的Kindle或蘋果iBooks電子書,就無法靈活選用什麼應用來打開這些書,也無法約束巨頭們對從閱讀數據中採集到的筆記和其他資訊做出處理。電子書本該是鬆散、彼此鏈接之物,我們卻發現,如果我們更換了一台電子閱讀器,原有的筆記還在上一台kindle裡,在虛擬空間的系統中,支配真實空間的地理法則、空間特質和結構層次也有同構的顯現。數位版權管理(DRM)—許多數位閱讀堆棧的專有封閉層—卻最大地傷害了電子書,損害了它們潛在的價值主張。實體書或許笨重、孤立,卻能輕易地穿越時空,幫助我們重回文本,在這個陳舊但完整的、充滿可靠性和喜悅的生態系統裡,那些一次又一次被我們翻閱的書籍,將幫助我們記錄我們曾經是誰,同時讓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

閱讀生態的未來:個人數據與生活方式的整合

最後說一個相關的事件,去年11月29日誠品的首家大陸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正式開幕,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複合經營可能是實體書店在電商時代生存的秘訣之一,因為讀者對書的所有權契約是隱含的,不依賴於任何第三方,實物書變成了真實閱讀體驗的紀念品,讀者與客體對象之間開放關係的產物,充滿了情感價值。此外,可能有點諷刺,書店越來越像現代人的寺廟,彷彿去一次就得到身心淨化了一般;今日閱讀衍生書店“言幾又”不久前將分店開到了上海;新加坡連鎖書店Page One幾乎成了太古彙的商場標配。

消費審美化正日益普遍和深入。從個人生活方式、階級品位到城市規劃,現實中越來越多的方面被審美所覆蓋;現實作為整體對於我們來說,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審美的構造。在消費的全套裝備中,實體書​​的信號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從產業角度來說,不僅文具、咖啡、輕食等可以看作是“閱讀伴侶”,紙書還能為文化商品導流,例如文具玩具、IP衍生物等。未來,紙質書平台還可能作為一個將IP放大的角色,參與到衍生品的開發中。

儘管閱讀器更加輕便、漂亮、高效、富於創新力,貢獻一個圖書館式的書店卻不是這個時代的迫切需要,一本裝訂起來厚度飽滿、拿在手上重量輕盈、翻閱時手感親切、以及最重要的—能引起價值認同的實體書卻是注意力經濟時代人所共需。

資料來源:虎嗅網

分享本文 | Share This Page